邵阳法院网讯 5月16日至17日,邵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曾鼎新轻车简从,先后到洞口县高沙镇、石江镇七姓塘社区、黄桥镇排上村和洞口法院高沙法庭、石江法庭,听群众反映、看案卷资料、开圆桌会议等,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诉源治理工作,并到古楼乡走访省人大代表肖冬红。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高质量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洞口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唐凌峰陪同调研。
“你们这里有几个人?”“每年要接收多少件矛盾纠纷?”“对群众反映的情况是怎么分解的?”“与其他部门协作运行顺畅吗?” 16日上午,在高沙镇办公楼前,曾鼎新一下车,就走进矛调中心,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处、反馈相关情况。他指出,要充分发挥矛调中心的辐射牵引作用,积极推进各类调解组织和网络向下延伸,压实镇、村两级矛盾化解和社会治理职能。
“不到一线来调研,怎么弄得清楚基层矛盾纠纷到底是怎么化解的?”在镇司法所,曾鼎新仔细翻阅案卷资料,时不时向所长聂良骅询问了解情况,“有些矛盾纠纷还真判不了,只能以调解方式化解。假如简单一判了之,也许造成更大的矛盾。”在仔细看完其中一份案卷后,曾鼎新向一旁的法庭工作人员说道。
在与镇主要领导、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同志座谈时,曾鼎新认真听取了镇基本情况、六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矛调中心运行情况、诉源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对洞口县委实施“积分换项目”工作模式,创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打造“六零”村社区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对高沙镇在诉源治理工作上采取的创新举措、取得的成效表示认可。他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要减少诉讼增量,就得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发挥好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作用,找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你们的口音是洞口话还是隆回话,如果是洞口话,我基本听懂了90%多,我觉得你们做得很好。”16日下午,在石江镇七姓塘社区,曾鼎新与石江镇主要领导、社区工作人员和“五老”人员代表围坐一堂。聊起化解矛盾纠纷的点点滴滴,“五老”人员代表尹大丁侃侃而谈。在听完他们稍带方言的情况汇报后,曾鼎新幽默地为尹大丁高效化解矛盾纠纷点赞,为“背包式”处访机制点赞。
当天,曾鼎新还先后到高沙法庭、石江法庭调研指导,查看了法庭基础设施、警务安保、干警驻庭等情况,与法庭干警深入交流,详细询问受理案件种类、数量、办理情况,以及诉源治理和多元化解机制运行情况,到黄桥镇排上村与村两委干部了解诉源治理工作情况。
调研中,曾鼎新强调,要充分认识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源头防范,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坚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推进综治平台、矛调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位融合,扎实开展“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积极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要传承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邀请“五老”人员、村干部、乡贤和驻村法律顾问全流程参与调解,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17日上午,曾鼎新来到古楼乡,参观了清风茶廊,实地感受茶廉文化;在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省人大代表肖冬红的引导下,参观了古楼茶庄,详细了解公司产能产值及发展愿景,听取了肖冬红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
调研期间,曾鼎新还与洞口县委书记吴韬就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交换了意见。